但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,我們發現快判的需求大幅減少。取而代之的是更複雜、更精細的Mask遮罩數據處理需求,包含多邊形描邊標註(Polygon)、描線標註(Polyline),甚至是逐像素標註(Pixel-wise)。
以最常見的智慧交通來說,客戶過去的機器學習主要是針對框(bounding box)做物件偵測,現在已經開始走向更精確的應用,不僅要識別物體,還要進一步辨識汽車、行人等輪廓形體。
不只自駕車產業,像工廠產線或電子元件等智慧製造AI,以及蔬果、動物等智慧農業AI的數據標註專案,都朝向「高複雜、高精準」的需求方向走。
(延伸閱讀:當良率90%成為基本,企業如何以終為始,做出精準數據標註?)
目前市場最大宗的標註需求,仍以拉框 (Bounding Box) 為主,但難度也有所進階。除了基本的拉框,需要下的AI數據標籤種類,變得非常多。
以智慧零售為例,AI模型不再只是統計人數和區域範圍示警,還需要進一步了解人身上更多的資訊,包括年齡範圍、性別等特徵,而人物身上的穿戴物、衣服種類、顏色,甚至是表情也開始需要出現AI數據的標註需求,常常一個專案,需要超過十幾種以上的標籤 (Data Tag)。如果是著重開發人類行為的 Posture Estimation AI 應用,也會提出關鍵點標註 (Key Point) 的需求。
當數據標註需求越來越複雜,我們是否可以說,台灣的AI應用正在逐漸從POC,走近Production的落地階段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