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趨勢新聞精選
【2020/09/17〜2020/09/23】
➡️ ➡️ 我們將在電子報提供您更深入數據處理洞察,點擊連結訂閱:https://ai-blog.flow.tw/register
【大咖動態】
⏩緯創醫療佈局3領域,2020年大成長
電子五哥們的精采轉型,會為台灣製造業創造什麼新貌?
數位時代重點摘錄:
👉 緯創集團佈局智慧醫療相當積極,2016年投資20億元成立緯創生技投資控股公司,旗下100%投資的緯創醫療科技投入人工智慧醫療、醫療儀器、外骨骼機器人三大領域研發,2019年營收近1億元,仍在虧損中,2020年預期營收可以數倍成長。緯創生技投控也投資加拿大B-Temia團隊。
👉 例如,2015年緯創開始協助改良下肢外骨骼機器人Keeogo,於今年8月19日已經拿到台灣TFDA二類認證,而美國時間9月9日B-Temia也已經取得FDA認證。
👉 「Keeogo」是重量輕、輔助力大的動力外骨骼機器人,透過行動感測器感應髖關節與膝蓋角度的變化,Keeogo以專利的人工智慧技術帶動伺服馬達、輸出精準的動力,輔助使用者完成行動,讓中風後走路不便或緩慢的人移動更便利省力。
⏩突破性醫療創新 齊聚Nvidia GPU技術大會
今年,健康+科技的議題變得比以往更顯重要。
Nvidia Blog重點摘錄:
👉 10月5日至9日,GTC將舉行超過120場醫療會議,重點在於醫療院所、研究單位如何使用AI和GPU強化醫療設備和生物醫學研究水準。
👉 主題包括:
-如何運用AI和HPC(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)縮短新藥研發時程
-下一代醫院營運架構
-訓練醫學影學AI,如何兼顧個人穩、結合在地知識(local knowledge)持續發展。
-加速基因數據分析。
【風往哪吹】
⏩COVID-19讓新加坡續登全球智慧城市第1
是愈來愈智慧,還是愈來愈受到控制?
ZDNet重點摘錄:
👉 IMD-SUTD智慧城市指數排名出爐,新加坡在全球智慧城市指數中已連續第二年保持領先地位,今年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新加坡善用科技來回應疫情。該排名主要聚焦在五大議題:健康與安全,交通,活動,機會和治理。
👉 IMD指出, 面對疫情各國城市都正在運用不同科技應對,而管理這類流行病愈發成為「地方政治」(local politics)的範疇。本周開始,新加坡向境內所有住民分發COVID-19追踪可穿戴追蹤設備、強制使用APP「TraceTogether」,以及在公園、花園有Spot機器狗巡邏,確保維持安全社交距離。
👉 於此同時,新加坡也正把全球衛星導航系統(GNSS)用在下一代電子道路收費系統(ERP),預計將於2023年中期完成。
⏩全球估值排行前10大智慧醫療公司出爐
中國就上榜 3家!
CB insights重點摘錄:
👉 受到COVID-19影響,全球創投支持智慧醫療在技術與服務上創新的投資力道加深,2020年預期超過2018年的規模。目前,公共衛生依然是主要焦點。
👉 截至9/16,以VC支持為基礎、私人持有並持續活躍,依據估值全球前10大智慧醫療公司為:微醫、Tempus、水滴互助、GoodRx、OSCAR、23 and me、依圖、babylon、Devoted Health以及ZocDoc。排列首位的微醫,估值達55億美元,有消息指出將在今年第3季到香港IPO。
【實戰乾貨】
⏩交朋友、創生態 騰訊的B2B商業大計
這一把會不會變出互聯網的新戰局?
品玩重點摘錄:
👉 去年10月,騰訊正式發布了「千帆計劃」,該計劃包括「一雲一端三大項目」,重點在於發展「騰訊雲」為SaaS企業,提供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支持,並透過「企業微信」為SaaS企業提供C2B的連接能力,助力企業轉型升級。
👉 而上述to B的產業生態非常緊密、綿長且多元,和騰訊過去所擅長的to C垂直、價值鏈短的生態完全不同。這意味著,騰訊進入產業互聯網後,SaaS企業的玩法也升級了——過去強調點對點的戰鬥,如今誕生出創建「生態」的玩法。
👉 騰訊雲怎麼打造生態系?目前包括產業生態投資、產業加速器、產業基地和產業生態培訓等業務,已有有8,000多家合作夥伴,提供超過300個行業解決方案,服務超過20個行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