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達美樂官網

【3分鐘看AI大事】AI反而能創造新工作/平台經濟能否繼續野蠻生長/達美樂用無人車送pizza

AI 趨勢新聞精選
【2021/4/8〜2021/4/14】

➡️ ➡️ 我們將在電子報提供您更深入數據處理洞察,點擊連結訂閱:https://ai-blog.flow.tw/register

圖片來源:Microsoft官網

微軟史上第二高的收購案,5,600億元買下語音辨識AI公司

數位時代重點摘錄:

微軟正式宣佈以 197 億美元(約新台幣 5,600 億元)的價格買下語音辨識 AI 公司 Nuance。這次交易目的是為了增加在醫療市場的占有率,並使潛在市場大小一舉擴大至 5,000 億美元(約新台幣 14 兆元)。

Nuance 創立於 1992 年,目前約有 7,100 名員工,業務著重於研究圖像與語音相關技術應用產品。目前是 AI 及雲端技術醫療應用的領導企業,擁有超過 1 萬名醫療領域客戶,包括各大醫療機構及研究單位,超過 77% 美國醫院都使用 Nuance 的解決方案。

微軟近年逐漸減少旗下數位助理服務 Cortana 發展的投資。此外,中國版 Cortana 服務「小冰」則轉為獨立公司繼續運作,因此微軟考慮收購 Nuance,可見得對於語音識別應用的發展仍十分重視,因此希望透過收購快速強化語音識別應用能力。


餓了嗎?等下達美樂的無人車送披薩到家

The Verge重點摘錄:

達美樂宣布,開始在美國休士頓地區啓用 Nuro 無人駕駛汽車送披薩。 精選客戶(select customers)只要在指定範圍的門市下單、完成預付,接著收簡訊拿到 PIN 碼,並獲得車輛位置的最新數據。 當自動駕駛汽車到達時,客戶點一下螢幕、輸入 PIN 碼,就能打開 R2 的門收披薩。

達美樂的創新長 Dennis Maloney 表示,「這個計劃讓我們了解客戶到底如何回應交貨,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如何與機器人互動,又如何實體門市營運。」

2018 年,兩位前 Google 工程師創立了 Nuro,去年 2 月, NuroR2 拿下美國運輸部第一款監管批准的無人駕駛車輛。目前已和美國知名通路如 Kroger、Walmart 合作,上個月墨西哥燒烤連鎖速食店 Chipotle 也宣布,要在五年內轉換成用 Nuro 送餐。疫情期間,Nuro 也起了很大的作用,在兩個加州體育館附近運輸醫療用品,這些體育館後來轉為 COVID-19 患者的治療設施。

🍕延伸閱讀:後疫情分勝負!必勝客破產出局,達美樂卻靠 AI 稱霸披薩界,新聘 2 萬員工?


Nissan用3D列印減輕純電動車重量

日經中文網重點摘錄:

日産汽車正在加緊利用 3D 列印機來製造汽車。其原因是,在減碳化潮流下,隨著汽車不斷實現電動化,車身越來越重,迫切需要減輕重量。

3D 列印機 2010 年代已在航空零部件、工具機等工業用途以及日用百貨等領域普及。但在量産汽車領域,由於性能等方面的原因,僅限於部分零部件的試製用途。近來,除了樹脂以外,還出現用於金屬的新成型方法,3D 列印正在變成可以用於量産的技術。

日産在試製階段取得了顛覆傳統製造常識的成果。以往試製引擎汽缸蓋需要 3 個月的時間,現在則縮短為 2 周。還成功將軸部件的重量減輕 6 成。有的零部件通過把 14 個部分一體加工,把工序數量減少 7 成,製造成本降低一半。


平台經濟還能繼續野蠻生長嗎?

Financial Times中文網重點摘錄:

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對阿里巴巴集團的壟斷行為做出行政處罰,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,並處以 182.28 億元的罰款。該行政處罰書長達 26 頁,內容相當豐富,可以說是規範平台經濟發展的里程碑式文件。

平台經濟最鮮明的特點是網絡效應,一旦用戶規模達到臨界點,就會吸引更多的新客戶,導致「贏者通吃」進而形成對市場的壟斷。多數網絡平台的發展都以壟斷市場為目的,而在資本市場急功近利的心態下,壟斷行為多以簡單粗暴的外源性資源投入,並非靠平台內部通過技術創新進行價值創造。

在新的監管環境下,平台經濟發展初期的「野蠻生長」模式不可能再繼續。完善公司治理,依法依規經營,加強風險管理,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操守,是每一個平台經濟玩家所必須遵循的原則。科技賦能經濟的唯一合理途徑,是通過實實在在的技術創新提高生產和服務的效率。


AI會搶走工作嗎?最新研究:反而創造超乎想像的工作機會

STPI重點摘錄:

前幾年,人們總是聽聞 AI 可能取代人力的相關報導,因此有了不同行業厄運的預測,最新的研究都顯示,真實情況可能介於兩者之間。

世界經濟論壇《 2020年未來就業機會報告》指出,2025 年人與機器之間的勞動力轉移可能會使 8,500 萬個工作崗位流離失所,同時可能會出現 9,700 萬個新工作機會。

MIT 在 2020 年年底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,人們擔心 AI 導致大規模失業的情況是不實際的。只不過在這過渡時期,遇到政府與社會其他部門的協助,讓這一轉換過程能夠更順利而已。BCG 和 Faethm 的報告作者小組則指出,儘管這些科技會減少工作,但它們也會創造許多其他工作。政府、企業和個人在計劃未來時,都需要了解這些轉變。

【3分鐘看AI大事】AI做到精準採蕃茄了/台電超Q機器人問世/56年來最嚴重旱災台灣怎麼解

【3分鐘看AI大事】Nvidia買Arm還要再等等/小數據也能訓練模型/中國AI投資金額轉降為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