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 AI 來臨,究竟會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?這個問題,當你走進若水 AI 數據處理部門的工作現場,可能會有另外一番思考。
鏡頭轉到台南。
若水 AI 數據處理部門 的 Operation Team(文後簡稱 OT)部門主管蘇佩萱,和一群同事搭高鐵、換台鐵,最後再搭計程車來到 AI 數據標註師家中,舉目望去,盡是農田。這兩個月來,蘇佩萱不是在標註師家中,就是在前往家訪的路上,至少已經完成 20 場訪談。
為此,她幾乎從台灣頭到台灣尾繞了一整圈,還進到花蓮的原住民部落。同行的還有各部門主管、社工師、職能治療師、臨床心理諮商師。
他們會一起到 AI 數據標註師家中訪問,花上至少 2 個小時,近距離觀察 AI 數據標註師們的居家工作現場和實際情境。職能治療師還會給予衛教,幫助身障者有更好的居家照顧。
圖/ AI 數據標註師的身障障別多元,除了以手動進行標註的身障者,也有四肢無法活動,改用口控滑鼠工作的標註師;以及佩戴呼吸器、甚至是臥床的標註師。若水的 OT 同仁透過家訪,實際了解標註師的工作環境和情況
每次家訪,蘇佩萱手邊總會有好幾頁的問卷。這次,她聚焦在了解 AI 數據標註師們對工作流程、使用系統平台的回饋,以及從事這份工作帶來的改變,用以精進明年的線上招募計劃。
每完成 3 個家訪,內部就要閉門收歛, 盡快把相關意見傳達到各部門手中。回想第一次做家訪,「還被以為是詐騙集團,哪有人不用任何經驗和條件,願意給身障者工作、給訓練?」蘇佩萱笑說,「感謝這個過程,才能再三驗證若水 AI 的初衷和營運模式,找出各種穩定支持的力量。」
從 0 到 1,建立身障者的職涯之路
在若水 AI,OT 部門是支持居家身障夥伴完成標註的最佳後盾。整個運作流程長而綿密(▼ 如下表),從招募面談、評估諮詢、職業訓練、人力分派、輔具建議等,都由 OT 部門負責,而裡頭的工作夥伴也多為社工心理、人資管理及教育訓練背景出身。
然而,在部門成立之初,多數 OT 同仁們來到若水都水土不服。因為過往專業的訓練,多習慣以個案角度思考,面對若水兩百位 AI 數據標註師,難免會有培力不及的挫折。
幾次跟家訪下來,執行長陳潔如鼓勵、引導夥伴換位思考
「要用系統架構,不只想一次幫 1 個,而是如何持續幫助 100個、1000個身障者」
運作近兩年,在 OT 部門的夥伴,無論是為做 AI 數據標註師做輔具開發、職前訓練,又或是 EAP(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),這些本來在社工、社企領域的專業者進到了 AI 數據事業的現場,工作內涵和定位都默默開始質變。
找身障者做 AI 數據標註師,任何人浮過腦子的第一個問題一定是:
他們可以嗎?
在若水 AI,OT 部門的夥伴帶著「重新設計工作」的理念,透過各種專案數據與客戶回饋,萃取出優秀的 AI 數據標註師該有的核心能力,在日常作業中把種種質疑轉為肯定。
所謂標註核心能力,內含 4 個指標:邏輯理解、面積佔比、肢體動作及輪廓判定。OT 部門會透過考試、專案運作,透過數據逐項了解要做好 AI 數據標註師這份工作,所需要的各種專業能力。
就以「面積佔比」為例,「車子只要在畫面中出現 2/3 就框起來。」只要有分數概念,都能理解這個指令的要求,但換到電腦前要下判斷,卻常讓人卡關。
這是因為對人類大腦來說,切割奇數並不那麼直覺,這時改成「3/4」就比較好下判斷。
(延伸閱讀:標註現場,最容易卡哪些關?)
又好比在「肢體動作」上,有些長期臥床或肌肉萎縮的身障夥伴,會受到身體限制,連帶手部表現也受到影響。在若水 AI,便透過標註平台上的「Smart Tool」協助身障者如期、甚至提前完成 AI 數據標註工作。
整個若水 AI 與身障者協作的過程,就是根基在以上 4 個指標,依序是
- 設計工作流程
- 職業訓練
- 考試認證
- 品管機制
當專案啓動,OT 部門便會加入 PM 的工作行列,前後比對 AI 數據標註師表現優劣的原因,再適時地給予訓練和激勵。
目前,若水 AI 的 IT 部門正將這些數據放到雲端平台,好讓所有人包括 AI 數據標註師都能看到即時表現,
「這讓我們能把對的人,放到對的專案裡」若水 EAP 員工支持專員郭芃沂說。
總是笑臉迎人的社工師--郭芃沂,先前都在非營利組織工作,她一直希望能到企業端裡,讓社工的能量發揮影響力。
不同於一般的 EAP,等待員工有問題求救時才回應,郭芃沂每周都要和 PM 們一起開會,及時掌握專案的最新進度和 AI 數據標註師們的表現。對她而言,在若水 AI 擔任 EAP,某種程度更像是「AI 數據標註師的人資專員」,在企業的情境裡透過選、用、育、留,一步步引導身障者從 0 到 1,邁向過去沒有想過的職涯之路。
讓身障者從受助者變成改變者
綜觀來說,若水 AI 的 OT 部門就是要為身障者,盡力減低或排除從身體、心理知能帶來的工作障礙。
從線上招募到完成專案,高度仰賴 OT 部門夥伴對身障者的了解和同理心。很多時候,對一般人可能是平凡無奇的小事,卻是身障工作者的大事。
對多數在若水擔任 AI 數據標註師的身障者來說,過去,因為無法外出的限制,減少了就業的可能性。但轉換到標註數據的現場,只要在家,打開電腦就能工作。
「過去的限制反而成了優勢,因為他們非常珍惜難能可貴的工作機會,格外謹慎、細心,也樂於回饋」蘇佩萱觀察。
好幾次,執行長陳潔如對外演講若水 AI 的運作模式,會後都會有人稱讚這個想法很聰明,「找身障者標註應該是穩賺不賠的事業吧!」這時,總讓她哭笑不得。「說實在,一般人很難想像,要持續提供身障者工作機會的難度有多高。小到怎麼安排開會、大到安排教育訓練、設計 IT 平台,都要從頭想過。」
蘇佩萱回憶起,曾有個案子需要提前完成,PM 開放讓完成預定工作量的標誌師,隔日早上 6 點先上平台登記。有些 AI 數據標註師 5 點就守在電腦前等登記,整夜睡不好,焦慮又胃痛。當從家訪中得知有這樣的情形,OT 部門馬上協同 PM 們,重新設計派案流程。
願意尊重、願意體貼,OT 同仁們把每個工作環節從身障者角度想一遍,這樣的場景,天天都在若水 AI 的會議室上演。比方,對外演講能放身障夥伴的照片嗎?放了,怕矯情、模糊焦點;不放;又怕很難為人理解⋯⋯。
圖/ OT的行程很滿,家訪時利用搭高鐵的空檔快速對焦資訊,從教育訓練、專案流程、產能產量,到身障標註師的工作樣態等,逐一討論並收斂資訊
在若水 AI,甚至有個專門放電腦、螢幕、無線基地台的空間,好供設備不足的 AI 數據標註師借用,也會給予輔具建議。
像腦麻用的滑鼠類型就很不同,OT 同仁會幫忙挑選合適的滑鼠、安排快捷鍵設定。「上星期去一位台南 AI 數據標註師的家,看他實際工作的狀況,建議他換一款電競滑鼠,每小時標框的數量馬上翻倍」蘇佩萱說。
每次家訪,蘇佩萱都會問這個問題:
「如果沒有遇到若水,你現在會在做什麼?」
有位 AI 數據標註師告訴她,「想都不敢想。」他曾經找了工作十幾年,從沒有一次順利拿到一個工作,還有很多次他氣喘吁吁地到了招募現場,還沒喘口氣,對方一看到他是身障者便當場拒絕。
在 OT 部門擔任教育訓練專員一職,做為身障工作者的賴若秦,前陣子才在社企流十周年慶論壇上,和若水執行長陳潔如搭檔演講。
在未進入若水前,她天天面對病痛,掙扎著該出外工作,還是在家接案?而在若水,隨著產業變化,任務也一直變,若秦形容自己就像「變形金剛」,她打算持續投入身障就業,「從一個被幫助的人,變成能幫助別人的人」。
圖/ 若水 AI 團隊,負責訓練 AI 數據標註師的賴若秦(右),在社企流十周年慶論壇上,和若水執行長陳潔如(左)搭檔演講
若秦的決定、若水的初衷並非一廂情願。事實上,隨著這波 AI 大潮,聘用身障者工作將成為一種新趨勢,全球知名科技研究及顧問機構 Gartner 剛發表的報告裡便指出,
2023年以前,因應 AI 及最新科技發展,身障從業員的工作機會將增 3 倍。
「原來,在日常我們微不足道的舉動,都可能影響一個人的選擇」若秦說。
而她和若水 AI 的 OT 夥伴們,正努力擴大這股初衷,在追求永續經營的商業架構裡,為更多身障者持續創造就業機會。
【推薦閱讀】
1, 如何在快速變化的 AI 產業裡,如期如質完成客戶需求?請看若水AI專案管理部門實戰經驗談 ➡️➡️ 及時回饋系統,讓卡關成為每天創新的最佳來源!
2, 過去,要偵側森林火至少要好幾小時,即便看到火勢,也要花時間找方法進去森林滅火 ➡️➡️ 現在,這間公司花9分鐘就能完成偵側,看看他們怎麼辦到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