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Pixabay

【科技新聞洞察】疫情當道之際,別追新話題,更別為AI 而AI!

文/ 若水 Flow AI Blog 編輯團隊

圖片來源 : Unsplash

【疫情未散,科技可以如何幫助理解、追蹤和增進健康?】

Stanford Edu:4/1,史丹佛以人為本研究院(HAI)邀請美國各界專家包括電腦科技、藥學、人類學和政治學學者,以及新創公司代表,以新冠肺炎和AI為題召開線上會議。全程會議影片在此。

眾所皆知,目前台灣、新加坡、南韓用各種數據、政策追蹤以控管疫情來源皆各有成效。然而,與會專家紛紛提醒,人們要力抗的不只有「病毒」,還有許多隱型威脅。首推到處流竄的錯誤訊息或假消息,這會破壞人際之間的信任,重者引發族群之間的仇視、排外,不可不慎。

許多人埋首透過分享數據、建立新工具,以找到各種對抗病毒的方法。在復原身體健康之外,也有研究者開始關注疫情對心理健康(mental-health)與行為帶來的影響,全球疫情拉扯著人們的焦慮與孤獨,再再考驗對生存的幸福感。

疫情也加速對於「開放科學」( open science)的急迫性,意即,如何運用數據讓不同學門的科學研究都能使用、驗證或找到新發現。不過,現況就像走進一間「沒有目錄的圖書館」,病毒的數據很多,但怎麼變得好找、好用、能被解釋,以及可再使用,也成了研究者的重點。


圖片來源 : Unsplash

【疫情之前,個人隱私和公共安全孰重?】

MIT:上個月才出爐的歐盟AI白皮書,力主對個人隱私及數據運用的道德守則,如在訓練 AI 時,必須詳細記錄訓練過程,並主動告知使用者數據如何被運用。

只是這個以人為本的初衷,一碰上全球疫情,就變成難解的習題:

究竟是保護個人隱私,還是是公共健康重要?

若照原來框架,恐拖慢疫苗研發和相關演算法進展的速度。

儘管,歐盟監管機構尚未退回其最初的建議,但已推遲實施立法的最後期限。

關於這個問題的思考,微信上有一篇 文章 值得參考。作者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,在疫情肆虐之際,他建議將公共利益視為隱私的例外、特定危機時刻個人隱私權雖受限,並不意味無限讓位於公共利益,與堅持資訊公平運用。

胡泳問道,「畢竟咱們捫心自問,歷史上有多少政府握有監控工具後,還能保持自制和謹慎使用呢?


圖片來源:Pixabay

【技術大佬真心話:此刻別追新話題,更別為AI 而AI!】

CSDN:儘管是篇媒體與企業合作的活動報導,但裡頭有不少想法,能幫助企業在推動AI落地上打開盲點。尤其在疫情來襲,所謂的「零接觸商機」大行其道,推促各型企業加速數位轉型,但該怎麼走才不踩雷?

文中重點如下:

1, 產業AI化不是百搭方案,所謂的數位、數據轉型是個因人、因事、因勢的入手點。AI的基礎在於統計,不同場景有不同需求,沒有統一解。

2, 突如其來的疫情來企業管理、個人工作的數據化轉型加劇,能展現這股能量的是AI,但其基礎卻是建立在日常的建模、採集及資安防護。

3,用IT加上AI去優化流程,就是一種RPA(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,流程機器人)。但不會因為叫RPA,就有未來。而對多數企業來說,目前多在基礎建設的階段,有一定進展的才談得上用RPA。

4, 只有不超過10%的企業,需要真正的「演算法工程師」,其他的應該稱為「演算法應用工程師」。2016年Alpha GO讓AI變得火紅,如今幾年過去了,相關技術該如何落地,就要靠後者啓動。


【推薦閱讀】

1, 當人們覺得快樂或從事有趣活動時,拍出來的照片往往會跟哪些景象有關?新加坡國立大學用AI分析了3萬多張上傳到社群的照片,找到答案 ➡️➡️ 請看:覺得人生好難?換AI來找解方

2, 5G 的技術核心就在於,把原來一張為所有人用的網絡變成多張網絡,也就是所謂的「網絡切片」(Network Slicing)。從過去 4、50 年網路歷史發展上來看,這將是相當大的變化 ➡️➡️ 請看:面對數據海洋,勇敢理解、勇敢參與,才能找到新大陸

圖片來源:Pixabay、Unsplash

台灣智慧農業何去何從?怎麼標註AI數據和收集是關鍵

AI 智能安檢 橋樑檢測

【AI 瑕疵檢測案例】數據專家結合空拍機,智能安檢橋梁和危樓